中醫大筆記:關於人體的濕熱


以下內容從 現職中醫師 neilson噗浪溼熱討論串 中整理得來
歡迎自行前往原址觀看。



:就是水氣過多。分有內濕跟外濕兩種。
  內濕是病理表現,與消化功能失調有關。
  外濕則是跟環境有關,環境過於潮濕而讓身體不舒服生病。

在中醫觀點裡,脾臟執行著"運化水濕"的功能。

如果身體很虛卻依然暴飲暴食吃過多油炸食品、甜食等等,
導致腸胃消化不良,讓脾臟負荷不了不能正常運作。
這就是所謂的"水濕內停"。

而脾虛的人也容易被外在環境的濕氣侵入,
導致外濕阻礙了脾臟的正常運作,讓濕氣內生。

所以內濕、外濕這兩者既獨立又關聯,彼此互相影響著。

:是一種象徵。熱象。

"溼熱"的濕與熱,經常同時存在。
或因夏秋季節關係,天氣炎熱濕氣重,溼熱合併入侵人體。
或因體內"濕"久不除而轉成"熱"。
或因體質問題,"陽熱體質"導致體內的"濕"從陽化"熱"。

一般"溼熱"的表現為:
肢體沉重不適。
多半在午後容易感到悶熱。且不因流汗而減輕不適。
舌苔顏色呈現黃膩狀態。
皮膚容易有濕疹或疔皰。
關節筋脈處也會有局部水腫的情況。

深入脾胃的溼熱表現為:
常有悶腹滿脹,噁心厭食,容易腹瀉,小便時量少但色澤偏紅赤。
脾胃型溼熱嚴重的話會影響到心臟的運作。
其中有些心臟病成因就是因為脾味水腫壓迫而導致,但這因素常被忽略。

肝膽型的溼熱表現則是:
常感覺肝區脹痛。
常感覺口苦,食慾也不好。
眼睛跟皮膚的顏色偏黃。
總是一下怕冷,一下怕熱。

膀胱型的溼熱表現:
排尿時候會感到痛,尿意頻且急,尿量少,顏色黃濁。

大腸型的溼熱表現:
容易腹痛腹瀉,而且瀉血便,肛門灼熱。常感口渴。

因為熱往往是依附濕而存在。
所以要治療溼熱,除了醫療之外也要注意起居環境改善和飲食的調整。
改善環境潮濕,不要暴飲暴食、酗酒,少吃油炸物、甜食。
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,避免水濕內停或外濕入侵,才能預防溼熱。

 


 

如果本身有以上狀況的話,可以自行前往中醫院請醫師診察。

--
其實我本身呢,的確有脾濕的狀況。
我舌苔常黃,也經常性水腫。
neilson 有提到過脾濕的也表現在唇部色澤上,唇的外圈會呈現一圈暗沉黑色。
相關資訊等我整理好噗浪資訊會再接著寫上。

像我的唇色是這樣:(都是使用20萬化素濫手機拍的,照片品質就不用太要求...。)

上層那張是去年9月我哥哥小孩生日派對時候拍的(赫然發現我很久沒拍照了)
下層左邊是剛吃中藥一週多的時候,臨時想到拍的。距離現在是三週左右。
下層右邊是今天拍的。

影像0172.jpg

很明顯上層圖片中的嘴唇有一圈黑框吧?
上層圖片的嘴是我最常出現的樣子,暗沉+乾燥脫皮。

至於吃藥後有進步嘛?目前是還不明顯。
不過沒關係,應該還需要花點時間繼續改善。
畢竟我把自己吃成這樣也是好幾年的事情嘛~

以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